疫情后的夏校還有價值嗎?高含金量夏校是TOP10大學入場券!
瀏覽量:149次
伴隨著托福和學校考試成績陸續出爐,很多提早規劃的同學已經在準備申請2022年的夏校了。有的同學可能會問:夏校和夏季游學一樣嗎?不一樣!
夏校一般指的是美國大學或高等教育機構在6-8月開設的暑期課程,通常包含很多專業的課程和相關活動,比如經濟學、心理學、物理、數學、工程、哲學、人文寫作等等,以學為主。
這種暑期學校和通常意義的學校上課、考試、拿成績是不一樣的,不是一個概念。
比如說你進入了沃頓商學院的LBW夏校,那么其實這個夏校每年錄取20個人左右,你們這20個人就會在6周的時間里前往賓大、沃頓,然后在這里面能體會什么叫領導力,什么叫商業。
作為新時代的高中生,你們未來能承擔什么角色,你們能去為社會做什么貢獻,發展什么才華,如何體現你領導力,這就是頂尖夏校的意義。
比如對于理工科,MIT舉辦的夏校ISI,就是設計6周的科研培訓課程,一個老師從頭到尾給你講,科研是什么,科研是怎么展開的,怎么設計實驗步驟,最后怎么把成果用一篇好的文章展現出來,這就是我們所說夏校。
頂尖夏校可以理解為高質量的科研活動。
頂尖夏校的意義不僅于此,如果最后想進入大學,比如MIT,那么參加這個夏校,就能和本校的老師,甚至招生官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,不管是老師對你很滿意還是招生,最后到申請都是強有力的證明。
所以夏校就像大學申請一樣,需要申請者提交高中成績單、托福/SAT/AP成績、推薦信、以及文書等材料,經過層層篩選,最終才能拿到夏校offer。
上圖是斯坦福和哥大夏校offer
對于大學申請來說,高中生如何利用好暑假時間是重要的參考因素之一,夏校的含金量較高,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高中生們匯集在大學校園,提升自我,共同分享對學習的熱情。如果能獲得優秀的夏校成績,甚至能獲得教授的推薦信,會對大學申請十分有利。
從11月開始,很多夏校已經悄悄開啟了申請入口。我們熟知的耶魯大學的YYGS全球青年學者項目、賓夕法尼亞大學的LBW商業世界領導力項目、紐約大學的Tisch藝術項目都是在一月份截止申請。
夏校一般分為有學分課程和非學分課程,通過有學分課程獲得的學分可以在很多大學轉換成本科學分,比如康奈爾大學的夏校課程,但這可不是說非學分課程的含金量比不上有學分課程,比如賓大的LBW商業世界領導力項目屬于非學分課程,每年只在全世界錄取160人左右。
總的來說,作為高中生在大學校園生活,提前學習大學課程,對于大多數人都是不小的挑戰,如果你愿意迎接挑戰,喜歡思考,夏校會帶給你一次終身難得的經歷。
疫情后的夏校還有價值嗎?
疫情前,夏校是留學規劃服務的核心之一。拿到高含金量夏校的入場券,往往預示著學生的學術能力能夠得到大學的青睞。獨自趕赴異國他鄉,體驗全英語的浸入式學習環境,也相當于一場預演,幫助學生適應本科申請和學習。
然而,在疫情之后,相信大家心中都會縈繞著一個疑問:出國門都存在層層困難,還有沒有必要大費周章去申請改為Zoom線上開展的網課呢?
疫情打得大家措手不及,因此,在去年的12月,夏校申請季開始時,筆者也沒有把握同學們會是什么樣的想法。原以為,大多數同學都會對半夜一兩點鐘爬起來上Zoom網課敬謝不敏,但沒有想到的是,在一一和孩子們溝通夏校的意義和今年面臨的挑戰后,大部分竟然都選擇了——申請。
也許是出于對挑戰自我的渴望;也許是牢記要好好利用暑假的寶貴時間;又或許,是好奇大學的課堂……
如何選擇適合的夏校
選擇適合的夏校,首先要進行第一輪篩選:學校成績應當至少在年級前1/3,托福應該達到95分以上,如此,才有足夠的學術實力去參與比校內難度更高的課程。
除此之外,還要判斷學生的自覺和自主性強不強,夏校申請需要同學們與升學指導、任課老師主動溝通推薦信和成績單,需要自己撰寫文書初稿和填寫網申信息,這些都需要很強的自覺性。
在這樣的雙向篩選之后,12月-1月之間就可以開始初步挑選適合的項目。
最優先的自然是通過學術和專業興趣去鎖定一組夏校——人文類的往往都涉及大量的課后閱讀和文章寫作;理工類的既有硬核的理論知識學習,也有涉及到實踐的模型搭建和實驗。
第二步便是根據托福成績和學術能力去定位難度合適的夏校,是有能力一沖研究型的項目,還是參加學分課程?根據自身實際情況,篩選2-4個項目,按照難度梯度分別選出沖刺和匹配的項目,多去了解,并作出最終的選擇。
或早或晚,夏校申請橫亙了1月直至5月。同學們很多是第一次申請夏校,對于如何向推薦信老師自薦、撰寫文書的格式、補充材料的類型等等都不熟悉,
這個時候筆者會非常耐心的指導同學們,文書也是一稿接著一稿修改,從最初的流水賬變成結構清晰內容詳實的文章。
通過這個過程,老師更深度地了解同學們的夢想和汗水,深藏在心底的疑問,對世界奇妙的認知;看到同學們寫到自己思考人工智能的倫理問題,講到過往創作過的短故事,都展現出了與從前不一樣的側面。
在寫作過程中,學生自己也逐漸發現了不同活動之間的聯系,思考了自己的收獲,獲得了成長。
在經歷了上面的一系列精心籌備申請并獲得錄取后,暑期中同學們都按照固定的課程時間,克服時差線上上課。與他們溝通后,筆者最后一絲對線上夏校的擔憂也消解了干凈。
-
A同學在海外教授的引導下獲得了對近代歷史、魯迅作品的新視角;
-
B同學參與了創意寫作主題的夏校,文筆原本還稍顯稚嫩,在結課時已經能獨立完成一篇千余字、情節扣人心弦、講述謀殺案的英文微型小說;
-
C同學參加沃頓的商科領導力夏校,對商科產生了顛覆性的新鮮認識,和隊友一起開發了一款便于吞咽的杯子并進行商業路演;
-
D同學參加游戲設計主題的課程,在老師指導下設計出視覺、音效、對戰形式更復雜的星際射擊游戲。
雖然線上的形式削弱了體驗感,也確實影響到理科實地科研類夏校的舉辦,但同學們依然能夠從這次獨特的體驗打開對學科、對自身認識的新視野,對他們的升學結果以及個人能力提升都有所裨益。
今年新的夏校申請季又將開啟,大家不要錯過這次提升自己、鍛煉自己的機會哦!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