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軟壕擲687億美元收購暴雪!留學生:我也要為信仰充值!
瀏覽量:54次
上周1月18號,微軟正式宣布收購動視暴雪,震驚了整個互聯網。
這波堪比迪士尼收購漫威般的夢幻聯動,最令人震驚的是,微軟是以每股95美元的價格進行全現金收購,交易價值高達687億美元!
來源:theverge
微軟壕擲數百億,誰才是頭號玩家
不愧是萬億美元俱樂部的old money,開年一出手就是近700億全現金,直接把玩家的“暴雪爸爸”收入囊中,看看誰才是爸爸。
索尼聞風股價大跌13%,市值蒸發20億美金:
來源:ft.com
微軟根本不搞股權置換那套,All Cash,溢價近50%,買就完事。可能這就是鈔能力吧。
動視暴雪(Activision Blizzard)擁有《魔獸爭霸》、《暗黑破壞神》、《守望先鋒》、《使命召喚》、Candy Crush這些大IP,是一代玩家的情懷和經典。
但20年多過去了,如今的暴雪不再意氣風發,是不是真的值數百億美元,還是讓很多人滿頭問號。
你問“如何評價微軟以687億美元收購視動暴雪”,玩家給出如下回答:垃圾打包再回收罷了
來源:知乎
面對半死不活一言難盡的暴雪,曾經說著“暴雪出品,必屬精品”的老玩家,都是愛恨交加。
如今暴雪被微軟納入豪華套餐,就好像大佬給續上了一口仙氣。
難怪有暴雪老粉連夜跑到微軟大廈門口鞠躬
來源:B站
687億美元是什么概念?按一億美元能投資一個3A項目來算,這筆錢能做到10年里每周都推出一部3A大作。
講道理,暴雪2020年的純利潤也不過19.05億美元。
來源:微博
那么,微軟真的是當代大慈善家嗎?50%溢價的全現金說撒就撒?
網友又猜測,可能微軟更看中的是動視,而不是暴雪。畢竟動視憑借《使命召喚》拿下美國年度電子游戲銷量冠軍:
來源:statista
相比之下,暴雪更像是商場買滿1000減200之后送的那個贈品。
來源:知乎
其實,微軟的格局不止于此。與其說買的是個市值,不如說在買一個未來。
收購動視暴雪,是微軟進軍元宇宙(Metaverse)的決心,更是改變整個互聯網格局的開端。
雖然Facebook打響了元宇宙的元年,但在Meta的宇宙里,它絕對不是頭號玩家。至少在微軟面前,它還是個弟弟。
來源:wsj
逆勢崛起的游戲行業
其實一直以來,游戲都是一個被嚴重低估但迅速發展的行業。這幾年的人工智能、VR、5G、直播的興起,更是為游戲行業帶來了巨大發展空間。游戲行業也超過音樂和電影業,一躍成為近年來最吸金的行業之一。
疫情期間,游戲行業更是逆勢崛起。Newzoo的數據顯示,2021年全球游戲市場迎來高光時刻,僅移動端的營收就超過900億美元。
來源:Newzoo
在全球30億玩家的推動下,2021年全球游戲市場的總營收高達1758億美元!
Newzoo預測,全球游戲市場將以8.7%的年增長率,在2023年突破2000億美元大關,而亞太用戶正是推動這一增長的主力軍:
來源:Newzoo
再看國內游戲公司的財報,2020年騰訊游戲業務營收為1561億元,占總收入的1/3,同比增長36%,穩居榜首。
手握《英雄聯盟》和《王者榮耀》兩大吸金IP,目前騰訊游戲在全球擁有8億用戶,位居全球游戲市場的第一,占據中國50%以上的市場份額。
網易2020年的總營收為736.67億,游戲的營收就高達546.8億,占比74.23%。
講個笑話,中國只有3個游戲公司,一個是騰訊,一個是網易,一個是其他。
不過正如《魔獸世界》里那句經典臺詞所說的:王權沒有永恒。
在騰訊網易主導的游戲中,依然有破局者。比如米哈游憑借《原神》,一舉封神。
《原神》上線首月,流水就高達2.45億美金,一度超過《王者榮耀》成為中國游戲吸金榜Top1。而且驚喜的是,《原神》流水最大的貢獻者來自海外玩家,美國、日本、韓國市場營收占比超過70%,成為中國游戲的出海之王。
來源:SensorTower
《原神》有多火呢,埃隆·馬斯克都親自出來互動站臺,真游戲圈頂流無疑????
來源:Twitter
在上線的5個月中,《原神》更是橫掃27國的下載排行榜,真的鯊瘋了!
根據Sensor Tower的數據顯示,截止至2021年底,《原神》移動端全球吸金高達24億美元。短短一年多的時間,就躋進全球游戲榜Top3。米哈游也從此躋身游戲圈大佬,年營收過百億。
來源:sensortower
游戲行業“搶人”大戰升級
想必大家都聽說過,疫情這兩年,游戲公司的工作有多香。動輒年薪五六十萬,年終獎高得離譜,工作氛圍輕松有趣。
自從這位悶聲發大財的互聯網新貴進場,投行的offer都不香了。
游戲行業是新的造富行業,再加上近兩年中國游戲行業在全球市場的表現都可圈可點,游戲方面的專業人才被大廠們高價爭搶。
2021年游戲行業的漲薪和搶人,更是創下了行業歷史之最。
在成都,一個游戲主策,從以往的頂薪60萬,直接突破百萬大關。
在成都的3D工程師、數值策劃、游戲美術、游戲制作人等熱門崗位,較2020年同期整體漲幅高達20%。
來源:拉勾
游戲行業遍地年薪百萬,一路從成都卷到上海。比如在上海某些公司,應屆生的Technical Artist和引擎就可拿60萬年薪!
拉勾網的數據顯示,游戲行業的薪資水平已經連續三年漲幅超過30%。其中,TA、引擎、美術方向的崗位漲幅高達60%,主策、主美等項目核心崗位,則以翻倍的幅度瘋漲。
這場挖人大戰中,米哈游、莉莉絲等游戲圈新貴也開始挖起了騰訊、網易、西山居等老牌大廠的墻角。
畢竟,在游戲行業,一切皆有可能。
就像LOL之前,誰能想到電競行業能成如此大氣候?從IG奪冠到EDG一戰封神,可以說,電子競技承載著90后、00后這一代人的夢想,更標志著一個產業的崛起。DOTA當年無法完成的使命,LOL做到了。
炙手可熱的游戲專業
在游戲行業的“淘金熱”中,越來越多的留學生選擇游戲相關專業,比如電子競技、藝術管理、游戲設計、交互設計、游戲編程等。美國院校也是游戲專業開拓的領軍大頭。
現在將為大家盤點全美頂尖的游戲設計研究生專業。
美國大學的游戲設計專業主要有三類:
理科類(BS/MS):偏向技術類技能,如編程和引擎開發
文科類(BA/MA):偏向視覺和敘述,包括編劇、氣氛、系統設計、游戲策劃和世界觀設計等
藝術類(BFA/MFA):更強調視覺藝術和數字設計
根據Princeton Review的排名,2021年Top10游戲設計研究生專業為:
1 中佛羅里達大學
2 紐約大學
3 南衛理公會大學
4 南加州大學
5 羅切斯特理工學院
6 猶他大學
7 貝克學院
8 鄧迪阿伯特大學(英國)
9 迪吉彭理工學院
10 伍斯特理工學院
來源:princetonreview
USC 南加州大學
南加大的游戲專業(USC Games)全美頂尖,由USC王牌的電影藝術學院和工程學院合作創辦,融合了設計、藝術、制作、工程領域。
專業設置方面,不僅有設計方向,還有計算機編程方向;更加特別的是,還有醫療健康相關的游戲專業。
開設研究生項目包括:
互動媒體碩士(M.F.A. in Interactive Media)
計算機科學碩士游戲開發方向(M.S. in Computer Science with Specialization in Game Development)
電影藝術碩士:媒體藝術、游戲和健康(M.A. in Cinematic Arts:Media Arts, Games and Health)
考慮到目前很多游戲公司都將游戲美術細分為:原畫設定、角色制作、動畫制作、場景制作、特效制作等不同的崗位,南加大這樣的專業劃分,將更具方向性和適用性。
NYU 紐約大學
紐大的游戲設計研究生項目隸屬于NYU帝勢藝術學院(Tisch School of the Arts),為期2年,提供藝術、媒體、文化方面的學習,培養游戲設計、開發、美術、策劃等領域人才。
來源:nyu官網
RIT 羅切斯特理工學院
羅切斯特理工的游戲設計研究生專業全美Top5,就業率為91%,畢業生平均起薪高達7.7萬美元。
來源:rit官網
RIT的游戲設計與開發碩士項目(MS in Game Design and Development)為期2年,采用小班制教學,入學申請需遞交作品集。學生在第二年可進行模擬項目,參加答辯和公開展示。
項目側重游戲開發,同時兼顧游戲設計。學生將學習計算機成像、游戲引擎、交互設計、游戲世界觀設計等,適合未來希望進入游戲開發、UI設計等領域的同學。
來源:rit官網
如何“卷”進游戲公司?
那么問題來了,在今年國內千萬畢業生+百萬海歸的求職最卷年,如何進入高薪游戲公司?
其實也沒有那么難,疫情之下逆勢崛起的游戲大廠,都開啟了擴招模式,招聘量暴漲77%!
來源:拉勾
海外游戲大廠同樣如此。拳頭游戲最近開放了500多個崗位,Take Two以及Steam的老東家Valve也放出了大量職位。
不過,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。
建議有目標公司的同學,最好提前規劃,盡可能在校期間就申請實習項目,積累項目實戰經驗。
此外,提前準備相關的個人作品集,梳理自己對于游戲的愛好,在申請中非常加分。
如果拿到面試,一定要對公司進行research,提前了解游戲產品和行業趨勢。
當然最重要的,還是專業知識和技能要過硬。萬事具備,offer自然來。
新的一年,祝所有曾經的電競人,都成為未來的offer王者。

